和胃健脾操怎么做

中医认为养生首先要养脾胃,脾胃是我们健康身体的根本,没有一副好的脾胃,即使我们给予了再好的营养 , 不能吸收也是浪费,而且脾胃不好还会累及五脏遭殃,其实,有很多养脾胃的方法,比如脾胃的按摩法可以帮助健脾胃 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吧 。
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
脾胃出了问题,很可能连累五脏 。中医里有一句话,“养脾胃就是养元气,养元气就是养生命”,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。
【和胃健脾操怎么做】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,心脏病要从脾胃治 。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 , 供养心脏 。一旦脾出了问题,不能益气生血 , 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,引发心脏疾病 。
肝与脾胃互相影响 。常有病人告诉我 , 吃完饭还感觉饿,但肚子却是鼓鼓的 , 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。其实,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 , 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。
反过来,脾胃也会影响肝脏,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,使得垃圾处理困难 , 堆积在肝脏里,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。
脾胃虚最先影响肺 。肺像个“宰相”,专门辅佐心脏这个“君主” 。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,协助心脏治理全身 。然而,肺气的盛衰,取决于脾胃的强弱 。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,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。
推荐4个按摩法强健脾胃
1、捏脊
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 , 但对成年人一样有效,适用于消化不良、口臭、胃胀、胃痛、腹泻、萎靡不振、乏力等患者 。每日捏1~2遍,坚持1周即可见效 。
操作方法: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,使肌肉放松,然后用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,沿脊柱自下而上,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。
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,这叫“捏三提一法” 。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 , 不可拧转;且要直线前进,不可歪斜 。
2、揉脐
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,另一手按手背 , 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,每次约5分钟,每日1~2次 。此法能温阳散寒、补益气血、健脾和胃、消食导滞,多用于消化不良、胃寒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便秘的患者 。
3、擦小腹
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,上下来回擦动,发热为止 。胃胀、腹痛的病人可选用,每日2~5次 。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,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 , 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、呕吐、腹泻、便秘等 。
4、按揉足三里
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,位于膝眼外下方 。每日按揉50~100次,能健脾和胃、调中理气、导滞通络 ,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。
5、灸法补气健脾滋肾
爱喘的人多是由于肾阳亏虚,不能纳气,所以容易出现喘息气短,呼多吸少的症状 。要想改善动则气喘的状况,可以通过灸法、食疗等方法助力,以提升运动能力 。
艾灸是不少人常用的保健方法 , 可以用艾灸盒、随身灸等来灸大椎穴(第7颈椎棘突下)、定喘穴(第7颈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厘米)、足三里(外膝眼下四横指、胫骨边缘)、肺俞(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.5寸)、脾俞(11胸椎棘突旁开1.5寸)、肾俞(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.5寸处) 。
这些穴位或要定喘顺气的要穴,或为补脾益肺健肾的强壮穴,以艾灸之可振奋阳气,改善虚劳气喘的症状 。
小编提醒 , 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,表现为心里烦热、容易盗汗,或者畏寒怕冷、手足冰凉 。所以,养脾胃,首先饮食应有规律,三餐定时、定量、不暴饮暴食;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 , 如稀饭、粥等;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