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征】仙丹花形态特征、用途、繁育、种植简介


【特征】仙丹花形态特征、用途、繁育、种植简介

文章插图

仙丹花形态特征、用途、繁育、种植简介
仙丹花常见的花色是橙红色 , 所以有时候人们也将它称作红绣球 。 花色种类多比较多 , 故乡是在印度 。
仙丹花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特征?
仙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 , 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 , 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 。 一般长度约9厘米-12厘米左右 , 宽约4厘米-5厘米 。 表面是深绿色 , 背面的颜色较浅 。 而洋仙丹花的叶片形状则呈托叶三角形或长椭圆形 , 表面的叶脉比较明显 。 叶子的出梢期第一次大约在每年的3月-6月之间 , 第二次约在8月到10月上旬左右 。
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 , 每簇花丛大约有20-30朵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-5片椭圆形花瓣 , 冠筒长约2.5厘米 , 花冠大多为红砖色 。 20-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 , 花团锦簇 , 形似绣球所以别称为“红绣球” 。 也因为的原产地在中国华南的山丹山而闻名 , 所以又名“山丹花” 。 至于洋仙丹花虽然也是一样有20-30朵小花聚集生长 , 但是其外型大多为半圆型状 , 且花瓣比较尖长 。 在日本的冲绳因为此花的花期一年有三次 , 加上花梗为三段是重叠的状态 , 所以也有“三段花”的别称 。
常绿灌木 , 高可达2公尺 , 侧枝斜上直立;叶对生、有光泽 , 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 , 全绿、几无柄 , 托叶亦对生;花序顶生 , 数十朵组成一半圆球形 , 每朵花有一细长花筒 , 办四片、圆钝 , 花色橘红至深红 , 夏秋开花 , 仙丹花的花期很长 , 一般来说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翌年的1月下旬左右均可以看见开花 , 其中盛花期大约是在5月中旬到11月下旬 。 也有球形的浆果会长成 , 但是一般平常的时候大多是不结果实 , 所以很少能看到结果的仙丹花 。
仙丹花有什么用途?
观赏性用途
仙丹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, 有20余个品种 ,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, 叶对生 , 全缘 。 全年均能开花 , 但以夏、秋较盛开 , 花顶生 , 花瓣4枚 , 聚生成团 , 花姿娇艳 , 耐旱耐高温 , 生性强健 , 适合庭园美化和盆栽等 。
仙丹花因为花期很长 , 而且花序的排列相当美观 , 颜色也较艳丽 , 所以最常被用来当作盆栽来美化庭园 。 如果经过有效的施肥来管理栽植 , 很容易就能种出繁花似锦的美丽花丛 。 也因为属于顶生的花序 , 按常理来说只要有新枝出现 , 都有可能长出花序 。 所以只要稍微做点修剪的整理 , 就能让整株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。
仙丹花是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繁殖?
主要的繁殖方式为扦插法 , 夏季以及秋季的盛花期因为生长比较迅速与茂盛 , 是最适当繁殖的的时机 。 除仙丹花外 , 白仙丹花(Ixora parviflora)亦属常见 , 叶深绿色 , 花白色、办片披针形 。
仙丹花性喜高温多湿且阳光充足的环境 , 种植时最好在户外能照射到阳光之处 , 栽植于盆栽内的泥土表面明显干燥之后即可浇水 。 秋末天气开始转凉的时候 , 可以移到室内栽种 , 最好放至于窗边 , 并且气温最少要保持在摄氏7℃以上 。
繁殖多用扦插法 。 以6~7月进行最好,雨季取一年生枝条 , 剪作10--15cm长的一段 , 除去基部叶片 , 扦插室温为24~30℃ , 插于砂床(盆)或直接插于砂质土壤的地畦里 。 如扦插前 , 使用0.5%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~5秒 , 可缩短生根期 , 根系特别发达 。 插后每天浇水保持砂壤湿润 , 约30天即可生根 , 生根后10天可移栽或上盆 。 播种繁殖:冬季采种 , 翌年春播 , 发芽适温22~24℃ , 采用室内育苗盘播种 , 约20~25天发芽 。 长出3~4对真叶时可移苗于8厘米盆 。 但成株期较长 。 在分枝多而密集的情况下 , 也可采用压条繁殖 , 离顶端20厘米处 , 行环状剥皮 , 用泥炭和薄膜绑扎起来 , 约2个多月可愈合生根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