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种植】新疆种植美国黑莓技术


【【种植】新疆种植美国黑莓技术】黑莓 ,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 ,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北坡的谷地灌丛和林缘 , 伊犁地区分布较多 。 黑莓果实为聚合核果 , 具浓郁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能 ,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三代保健食品 , 在欧美一些国家广泛栽培 , 在美国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4个区域 , 各个区域都有其相适应的主栽品种 。 决定品种适应范围的因素有抗寒性、抗旱性、对温度的要求以及对病虫害的敏感性和对各种土壤的适应能力等 。 为探索黑莓在新疆的适应性 , 我们于1999年进行了黑莓引种栽培试验和系统观察 , 旨在为新疆大面积推广黑莓提供科学依据 。

【种植】新疆种植美国黑莓技术

文章插图

1.试验地基本情况 新疆巩留林场场部试验田内 , 当地海拔1200―1400米 , 正位于天山西部山地的逆温层 , 因此 , 比新疆其他地区雨量充沛、气候温和、湿润 。 年平均气温5~7℃ , 1月份平均气温-8℃;7月份平均气温18℃;大于10摄氏度年积温2200 ℃~2900℃ 。 年平均降水量为600~800毫米 , 个别年份超过1000毫米 , 全年降水量60%集中在植物生长季节 。 年平均蒸发量1100~1200毫米 。 年平均相对湿度70%以上 , 气候干燥度小于4;无霜期120天 。 一般初霜在9月初 , 晚霜在5月中旬 。 初雪和终雪分别在10月上旬和5月初 , 11月上旬土壤冻结 , 3月下旬解冻 。 土壤为山地黑钙土 , ph值为6.8~7.5 , 有灌溉条件 , 灌溉用水为天山积雪融水 。
2.引种表现 物候期――在巩留林场两个黑莓品种均为4月中旬萌芽展叶 , 5月下旬现蕾 , 6月上旬开花 , 花期至7月中旬 , 整个花期40~45天;果实于7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成熟 , 8月上旬为集中成熟期 , 9月中旬开始落叶 。 植株生长表现――除当年生枝不结果外 , 2001年全部植株均挂果 , 平均株产5.5公斤以上 , 最高株产达7.8公斤 , 平均单果重10.5斤以上 , 最大果粒重15.5斤 , 折合每666.7平方米产量在850公斤以上 。 其果实为圆锥形 , 相对较大 , 成熟时呈黑紫色 , 晶莹透亮 , 质软汁多 , 酸甜适口 , 芳香浓郁 。 种子仅比芝麻种子略大 。 表现生长良好 , 适性强 , 耐瘠薄 , 耐粗放管理 ,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高 , 抗寒 , 抗湿 , 在潮湿低洼地种植适应性很强;同时还较抗旱 , 多天不浇水生长、结果不受影响;繁殖容易 , 扦插及根蘖繁殖成活率、成苗率极高 , 长势强健 , 若放任生长 , 其新梢长度可达5米以上 , 分枝力也极强 , 一般当年种植 , 通过多次摘心当年就能成形;病虫危害轻 , 在近8年的试种年来未发现严重致死性病虫害的发生 。
3.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和育苗――园地应选择在向阳背风 , 光照充足、排灌方便、土壤疏松沙质壤土为好 。 园地整好后宜秋施有机肥作为基肥 , 每666.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~1500公斤并加50公斤尿素和磷肥 。 育苗以扦插繁殖较为常用 , 也可采用硬枝全光照喷雾扦插 。 可于秋季选取一至两年生的枝条剪成15~20厘米的插条 , 下端在节下斜剪 , 上端在节上o.5厘米处平剪 , 枝条30根扎成一捆 , 下端每升水浸入100毫克的ABT生根粉溶液中处理1小时后沙藏待第二年春天备用;也可于春节选择上年生成熟健壮枝条剪成10~10厘米的插条ABT生根粉溶剂处理后扦插 。 插时一般地面留1~2个芽 。 种植及肥水管理――黑莓株行距一般为2米×2米 , 每666.7平方米栽170株 。 种植穴长、宽、高均为60厘米 , 每穴施基肥 , 种植时间在秋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均可栽植 , 但以秋栽为好 。 种时舒展根系 , 浇透水 , 种植初期注意浇水抗旱 。 初花期和坐果后进行追肥 , 前期以氮肥为主 , 后期配合磷、钾肥 。 黑莓喜湿不耐涝 , 雨季低洼地及时排涝 。 一般在萌芽后、开花坐果后及果实膨大期、封冻前结合追肥浇水 。 进入结果期时 , 要保证花前水、花后水、果实膨大水 , 浇水后应立即松土保墒并同时进行中耕除草 。 搭架、摘心及修剪――新栽苗长至50厘米时易弯曲 , 种后即搭篱架绑缚 , 架高1.8~2.0米 。 可采用篱架、架 。 架面上每30厘米一条新梢 , 不重叠 。 并对新梢摘心 , 以促其老熟和多分枝 。 第二年春 , 对越冬的枝条短截 , 枝条粗壮者应长留 , 弱者短留 。 开花后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第二年结果枝的选定 , 并剪除过密枝、病虫枝 , 增加生长枝的快速生长和提高结果枝的结果量;采果结束后 , 把结过果的枝条紧贴地面进行轻剪 。

推荐阅读